一、阀门行业发展概况
阀门是指通过改变其流道面积的大小,控制流体流量、压力和流向的装置,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导流、截流、调节、节流、防止倒流、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阀门依靠驱动或自动机构使启闭件做升降、滑移、旋摆或回转运动,从而改变其流道面积的大小以实现其控制功能。阀门在机械产品中比重较高,是石油、化工、电站、长输管线、造船、核工业、宇航以及海洋采油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流体控制设备。
用于流体控制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断装置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其品种和规格繁多。阀门的通径小至用于宇航的十分微小的仪表阀,大至通径达数米,重十几吨的工业管路用阀;工作压力可从真空到1,000Mpa的超高压;工作温度可从-269℃的超低温到1,430℃的高温;传动方式可以是手动、气动、液动、电动、电-气联动、电-液联动,甚至电磁驱动等;可以在压力、温度及其它形式传感信号的作用下,按预定的要求动作,或者不依赖传感信号而进行简单的开启或关闭;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气、腐蚀性化学介质、泥浆、液态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各种类型的流体流动。
我国阀门行业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只能生产600多个品种系列,2700多个规格的阀门产品,缺乏设计生产高参数、高技术含量的阀门的能力。为了满足我国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对高参数、高技术含量阀门的需求,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采取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思路发展阀门技术,部分阀门骨干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力度,出现了阀门引进技术的高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结合自主研发,我国阀门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相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自上世纪末以来,阀门行业有了更快的发展,阀门厂家由小变大,在研制,开发和生产等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已经生产闸阀、截止阀、节流阀、球阀、蝶阀、隔膜阀、旋塞阀、止回阀、安全阀、减压阀、疏水阀和其他阀门共12大类,3000多个型号,40000多个规格的阀门产品。
随着国外现代化大工业的迅速发展,阀门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企业总数增至5000多家,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阀门制造业的一支新力军,规模和产值在不断地扩大,许多企业能按照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阀门行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比较完整。而国外约在50年代,不少国家就形成了独立的阀门专业及其行业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最近20年来,随着国外大型成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型成套设备与单机,他们的发展特点是大型化、高参数化、高性能自动化和成套化,企业主要生产过程已实现直接数字化控制。随着各类成套设备,工艺流程和性能的改善,国外阀门的系列品种还在不断地增加,近年来出现了不少新品种阀门。而我国最近几年几乎从产品设计、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都在不断提高,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阀门行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新的产品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高温高压、超临界高温高压、超低温阀门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许多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
二、行业产业链及价值链
阀门行业上游主要为铸件、锻件、密封件等工业原材料生产行业。总体上阀门上游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且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产品供给较为充足,对阀门企业的正常生产没有形成制约。
阀门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化工、自来水和污水处理、造纸、冶金、制药、食品、采掘、有色金属、电子等行业。阀门主要应用于这些行业工业流程中的流体控制领域。因此,阀门需求与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下游行业景气度的提高将会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而带动阀门需求的增长。
三、我国阀门行业的发展趋势:
1、生产模式改革与技术创新
阀门行业作为制造行业,一直延续着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市场竞争的需求,其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生产力的低下。因此,在阀门行业,延续着的低技术生产模式带来最大的缺点就是产品的同质化,产品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也相对低,新晋的企业往往以模仿他人的产品为主,这导致了阀门行业创新的低回报率。
2、加强成本控制化解竞争压力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阀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而言,要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不断发展和壮大。
3、加快资源有效整合转型发展
经过近 10 年的良性发展,已经为行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蕴含着阀门业实现结构调整下的良性平衡优势。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一些靠低价竞争、品牌效应又不明显的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接近倒闭边缘。近几年,大多数阀门企业意识到突破目前产业困境,必须加快联合重组步伐。
4、阀门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制造业智能硬件带来庞大创业机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阀门智能化要建立在以大数据为核心,软硬件相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一体的基础之上。互联网创业者最大的优势在于离用户更近,更容易了解和迎合用户的想法和喜好。从而利用互联网的扁平化和连接性创造更多新的、高效的方式。但是互联网对供应链和库存缺乏理解,两者取长补短,进一步加速融合将是未来的趋势。